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的背景下,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版图再度扩容。近日,浦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浦银金科”)正式开业。天眼查显示,浦银金科由浦银国际投资(中国)有限公司100%控股。
中国(上海)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银行需要加大对金融科技从技术、人才到研发的全面投入。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按照科技公司来管理,减少银行原有管理体系和监管约束的影响,更有利于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,支撑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。
三大业务定位
作为浦发银行旗下的科技公司,浦银金科以“服务集团、服务客户”为宗旨,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。一是面向集团子公司,构建集团IT共享服务中心模式,支持智能化场景应用拓展,为子公司数智化转型赋能。二是面向境外分行,支持非交易类业务系统建设,结合境外市场发展机遇助力分行创新业务,构建差异化竞争力。三是面向母行,配合业务部门甄选非银业务场景,构建对公客户赋能平台,助力打造“金融+非金融”综合服务。
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、行长谢伟表示,浦发银行将2025年确定为“战略提升年”,以数字金融为核心驱动力,全面打造银行业“数智化”转型新标杆。浦银金科正式运作是满足战略要求、顺应客户期待、把握技术机遇的重要选择。浦银金科要敢闯敢试、勇于探索,推动全集团转型破局。一是始终牢记使命,当好集团重点领域破局的尖刀连、技术赋能的特种兵。二是坚持市场导向,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,提升金融服务的获得感。三是加强协同合作,与集团各子公司、母行各业务板块、各分行深度协同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浦发银行对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。在浦发银行2025年全行年中工作会议上,浦发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为忠明确了下半年五大战略部署,其核心均围绕“数智化”展开,旨在通过客户经营、市场响应、服务模式、技术创新及风险防控的全方位升级,打造高品质价值银行。
公开信息显示,近期浦发银行正积极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,并成立人工智能中心,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、应用,通过构建算力、算法、平台、知识的“四位一体”智能基座,该行人工智能已经从场景化规划进入规模化应用。
从“技术依赖”向“自营能力”转型
近年来,越来越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。六大国有银行除邮储银行外,其他均已成立金融科技公司。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,兴业银行、平安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光大银行、民生银行、华夏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浦发银行、中信银行等也先后设立金融科技公司。
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分析,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驱动逻辑可梳理为三层递进关系:首先是应对数字化浪潮下的战略转型压力,通过金融科技公司的独立运作推动全集团从“技术依赖”向“自营能力”转型,重构以数字金融为核心的利润结构;其次是强化技术自主可控与生态闭环构建,在完成分布式核心系统、金融云平台等基础工程后,依托成熟技术基座加速AI、信创等关键领域突破,同时整合产业数据实现从金融场景向产业生态的延伸;最后是科技能力对外输出的市场化探索,依托母行资源规模化投入,为中小同业输出合规解决方案。
“在市场化运作方面,银行科技部门独立成子公司后,管理和运营更灵活,可以解决银行科技部门成本较高、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,更好地服务母行金融科技需求和数字化转型。”刘斌说。
刘斌分析,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主要具有三方面优势:一是品牌知名度高,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母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品牌知名度,自设立之初就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。二是线下服务能力强,银行经过多年运营,积攒了丰富的客户资源,在线下市场营销、产品研发、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相对更强,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更能贴合线下金融服务需求。三是合规风险管理审慎,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更了解银行业务和监管导向,在服务同业时,出于信息安全等考量,中小型银行更愿意接受其提供的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。
杭州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