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《君子行》诞生于汉魏风云激荡之际,字句间却透着一股沉静的智慧。诗中既有"瓜田李下"这般鲜活的生活比喻,亦有"周公吐哺"的历史典故,字句间流淌着古人"克己复礼"的精神血脉。
曹植以"防未然"开篇定调,道尽君子需如履薄冰的谨慎;又以"和光同尘"收束全篇,暗含大智若愚的哲思。这种刚柔并济的笔法,恰似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的山水,既有棱角分明的轮廓,亦有氤氲化育的余韵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《君子行》
——曹植〔东汉〕
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
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。
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。
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。
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。
【01】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
〖📜释义〗
真正的修养体现在事情尚未发生时。就像农人不会在雷雨将至时仍在田野逗留,智者懂得主动远离可能引起误解的处境。这种预见性的自律,比事后的辩解更有力量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时刻:明知某些场合易生是非,却因抹不开情面勉强参与。待到流言四起时,纵有百口亦难辩清。与其在漩涡中挣扎,不如在风起青萍时便悄然退步。
这并非怯懦,而是对己对人负责的智慧。就像山泉遇巨石不硬碰,选择绕道而行,最终仍能汇入江海。守住这份清醒,方能在纷扰中保持心灵的澄澈。
【02】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
〖📜释义〗
走过瓜田不弯腰提鞋,经过李树不抬手整冠。用最朴素的日常场景,道破"避嫌"的本质——真正的清白,不仅在于内心无垢,更在于主动消除他人误解的可能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常听人说"清者自清",却忽略了人言可畏。就像春日晾晒白绢,即便自己知道未曾沾染尘埃,也该选个远离车马的位置。这不是向流言低头,而是用行动书写无需辩白的坦然。
世间最难的修行,往往在细微处见真章。一个刻意避开的动作,胜过千句激昂的宣言。这种克制的自觉,恰似明月悬于夜空,不必言语,自有清辉照彻山河。
图片
【03】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
〖📜释义〗
叔嫂间不亲手传递物品,长辈与晚辈不并肩而行。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,勾勒出传统礼仪中"分寸感"的具象表达——恰似茶盏与茶托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,既相互依存又不越界限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世间最微妙的情谊,往往需要最克制的守护。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,根系在地下交织滋养,枝叶在空中却保持着礼貌的间隙。这种有度的相处,反而让情谊如同陈年佳酿,愈久愈醇。
真正的尊重不在于亲密无间,而在于知进退、懂方圆。春日赏花时,懂得与花枝保持适当距离,既不会碰落花瓣,又能细嗅芬芳。这份恰到好处的分寸,恰是维系人际清明的智慧。
【04】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
〖📜释义〗
勤劳谦逊能握住立身处世的根本,与世俗和谐共处却尤为不易。前句如农人弯腰耕作时的姿态,后句似明月既要照亮黑夜又要隐入晨曦的挣扎,道尽修身处世的两重境界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见过山涧的卵石吗?经年累月被水流打磨得温润圆滑,内里却始终保持着坚硬的本质。这恰似君子的处世之道:外表可与世推移,内心自有不可动摇的坚持。
最难的不是特立独行,而是在熙攘人群中守住本心。就像深秋的菊花,既在百花凋零时绽放,又不与凛冬的梅花争艳。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显隐,才是真正的和光同尘。
图片
【05】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
〖📜释义〗
周公亲访寒士居所,吃饭时多次吐出食物起身接待贤士。这句用"白屋"喻指贫寒之家,"吐哺"描摹礼贤下士的急切,如同老匠人反复打磨璞玉般的虔诚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真正的尊重往往体现在弯腰的姿态里。就像成熟的稻穗总是低垂,空心的稗草才会高高昂头。那些愿意俯身倾听的人,反而能听见大地的脉动。
想起山间的清泉,从不吝啬滋养每一株遇见的小草。这份毫无分别心的给予,恰似君子待人的胸襟。当我们放下身份的高低之见,方能收获最真挚的共鸣。
【06】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
〖📜释义〗
洗一次头要多次挽起湿发接待来客,这般勤政态度终成后世典范。画面感极强的描述,将抽象的美德化作可见的细节——发梢滴落的水珠里,映照着责任重于私欲的辉光。
〖💡心得感悟〗
见过雨后的蜘蛛网吗?纵然被雨水击破千次,总会在天晴时重新织就。这份不计得失的坚持,恰似古贤"握发"待人的执着。重要的不是做了多少,而是始终如一的态度。
真正的奉献往往藏在看不见的细节里。就像春风从未宣告自己的到来,却能让整片山林换上绿装。那些甘愿为他人暂停的脚步,终将在时光里积淀成不朽的丰碑。
图片
与君共勉!END
图片
欢迎关注 「淳风雅言」!
期待你的 点赞、分享、收藏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杭州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